查看原文
其他

展示小本票 不要遗漏票

王宏伟 鼓山邮话 2022-04-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小本票是将一种或几种常用面值的邮票印制成连票形式并装订而成的小册子,故又称邮票小册。小本票上的邮票与原邮票的图案、面值、刷色均相同,只是由于装订裁切造成一边或两边无齿孔。小本票一般按邮票面值出售。邮政部门推出小本票的最初目的是便于使用者携带,实际上当年的用户购买小本票的目的也只是用来寄信。但由于小本票配有精美的封面、封底,并印有与邮票相关的图案或文字说明,于是成了集邮者踊跃收集的邮品之一。

小本票最早出现于1895年的卢森堡。

1904年英国首次出售小本票,售价2先令半便士,半便士作为封面和封底的成本费。这种计价方法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影响了发行量。1906年小本票改售2先令,但减少1枚1便士邮票,空白处改印绿色“圣德鲁十字”(斜十字)作为附票,实际上仍未减轻购者支出。1911年英国开始用刊登广告的方法,抵销封面和封底的印刷费用。

现在瑞典发行的邮票,一律采用小本票或卷票的形式出售,不再印制50枚或100枚的全张。

目前在世界各国不干胶邮票小本票日渐流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行不干胶邮票小本票。这种小本票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实用性强,可以随时随地贴用,成为小本票家族中的新宠儿。

中国最早的小本票是1917年由中华邮政发行的北京一版帆船邮票小册。那时称为邮票册。直式,封面印有“邮票册”字样,用整版邮票撕开加工而成。中华邮政共发行小本票14种。

新中国于1980年9月首次发行了SB1“童话-咕咚”小本票,其后陆续发行的小本票都是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发行到SB18后一度停止发行小本票,但2000年8月始又继续发行。

20世纪80年代,我国集邮界对小本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并未重视小本票的收集与研究。记得当时邮市上小本票还不如邮票好卖,许多邮商把“白暨豚”、“紫貂”撕开,单边无齿的邮票用于寄信,中间的“小全张”卖给集邮者,很多集邮者还不愿意买,认为不“正宗”。对邮商而言,小本票的封面、封底也卖不了多少钱,卖完小本票后便随手一丢。笔者属兔,1987年“兔年”生肖小本票发行的时候,笔者将其撕得七零八落,制作了上百枚“兔年”生肖首日封,而小本票的封面、封皮也全部扔进了垃圾箱。

小本票的问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作为系列正宗邮品,独具魅力,正日益受到集邮者、特别是专题集邮者的青睐。小本票有封面、封底、过桥甚至中心插页等,其内容多是邮票主题的补充或扩展。从专题集邮角度来看,小本票的专题信息含量极其丰富,可谓浑身是宝,无论是封面,还是封底,以及其它部分,所有的信息内容都可成为参展的素材,甚至国外有些小本票上印刷的不相干的广告(特别是早期小本票上印刷的广告),其内容也可成为专题邮集的素材。

在小本票大家族中,有一些小本票除了附有多枚邮票之外,设计者还别出心裁地在小本票中插上多幅彩色画面,如同“连环画”一样,讲述了一个与小本票主题相关的故事。这种“连环画”小本票不仅使集邮者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且也使集邮者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1941年,比利时发行了一本《钓鱼》小本票。小本票封面是一个垂钓者正钓起一条大鱼,小本票内有20枚利奥波德三世国王邮票。该小本票还附有10幅与钓鱼有关的彩色画面,每一幅一个故事。第一幅:垂钓者一肩扛钓鱼竿、雨伞,另一肩背箱子,手拿鱼网,嘴里吹着口哨,快步奔向钓鱼河边。第二幅:河边到了,垂钓者坐在大树下,手持鱼竿,认真地钓起鱼来。第三幅,长时间钓不上鱼,垂钓者坐在箱子上睡着了,钓鱼竿也放在了绿草地上。第四幅:睡了一会儿,垂钓者又爬在绿草地上,瞪大眼睛,紧紧盯着水面。第五幅:垂钓者背靠大树,百无聊赖,此时,另一个垂钓者来了。第六幅:后来的垂钓者嘴叼烟斗,充满信心地开始了钓鱼。而前来的垂钓者躺在绿草地上,头靠大树睡着了。第七幅:后来的垂钓者终于钓上了一条大鱼,前来的垂钓者在旁边露出惊羡的目光。第八幅:后来的垂钓者不一会儿就钓上四条大鱼,河里的两条鱼也争着上钩,前来的垂钓者都看呆了。第九幅:后来的垂钓者忙得不亦乐乎,烟斗也掉向河里,鱼越钓越多,钓鱼竿拉成了一张弓,钓上的鱼数都数不清了。而前来的垂钓者兴趣全无,又躺在绿草地上,呼呼大睡。第十幅:河里的鱼看见鱼漂上栓着的“钓上的鱼要用油炸”的小牌子,个个咧嘴大叫。小本票中的多幅“连环画”,无疑为专题集邮者编组专题邮集,提供了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但专题集邮者切记,在展示小本票时,千万不要遗留了小本票中的邮票,应让其中的邮票露出“脸”。这是目前专题集邮者通常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告诉评审员,邮集中展示的小本票是完整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外壳。

适用范围 ★★★★☆

素材年代 ★★★

收集难度 ★★★☆

信息量   ★★★★

素材品相 ★★★☆

性价比   ★★★★




❖文图/王宏伟

❖编辑/文白



花式邮戳百“花”开

充满神秘色彩的漂流瓶邮件

是是非非首日封

灾难封:邮集获奖“杀手锏”

对豪华张且慢说“不”

小边纸 大作为

【名家谈邮】从两次国际性邮展看一框集邮展品的未来

【名家谈邮】集邮要上一层楼,应当制作或创作邮集

胜利邮件

专题集邮展品素材选择的原则(上)“三适”原则

专题集邮展品素材选择的原则(中)“三好”原则

专题展品中素材叠压的问题

学习邮展规则 践行“快乐集邮”——参加中国2019世界出展获奖后的几点体会

专题集邮的优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